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消費者在選購家居產品時,對“健康”、“綠色”等關鍵詞的關注度也在大幅提升。為了投消費者所好,商家們紛紛在門店內擺出了各種質量認證、綠色標簽、環保證書。
但是,當環保證書已然成為商家們自我標榜、招徠生意的“法寶”之一時,面對充斥眼球的各類證書,消費者該如何練就一雙慧眼,辨別證書的真偽?哪些證書才具有權威性?太原認證公司提醒消費者在店內可先看看商家提供的各類證書,如果證書的尺寸、字體、字號都一樣,那么基本可以判定這些證書是商家自制的。
目前國內最高標準的綠色環保認證是中國環境標志,俗稱十環標志,這個標志是由國家環保總局授權的綠色認證,也是我國唯一由政府頒布的最高權威環保產品標志。另外,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國家強制性的基礎認證,是建材產品進入市場的準入券,國家每年會對產品進行檢查。而在ISO9000標準體系之后推出的國際通用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以及“CQC質量環保產品”認證,都是目前業內比較認可、含金量高的權威證書,消費者可重點查看。
如果仍然不知道如何分辨,消費者可以跳過各種眼花繚亂的證書,直接看“產品質量檢測報告”。“權威認證,都要在檢測產品達到一定標準后才能出具認證證書。在檢測報告上,會明確標明產品的材質、吸水率、甲醛含量等詳細信息,讓消費者一目了然,是產品的身份證明。看過之后,如果消費者擔心報告是偽造的,可以記住檢測報告封面的編號,通過編號向質檢部門咨詢該產品的相關信息是否屬實。”太原認證公司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