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黨的十八大的東風,相關部門近期頻頻釋放即將出臺有關低碳產品和技術扶持政策的信息。11月初,從國家發改委傳出消息,為引導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費,鼓勵社會公眾使用低碳產品,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在醞釀的《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暫行)》和相關技術支撐文件已完成各部委意見征集,將于近期發布。
11月10日,商務部外貿司相關負責人對外透露,目前商務部正密切跟蹤和研究分析各主要貿易對象推出的綠色低碳貿易政策,引導外貿企業順應形勢,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產品,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
分析人士表示,這表明我國已經啟動重點行業典型產品及重點減排項目低碳認證制度研究,此舉有利于提高低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將激勵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從消費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據了解,此次制定的《低碳產品認證技術規范》囊括4種用能產品和2種非用能產品。4種用能產品包括家用電冰箱、家用空氣調節器、平板電視、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2種非用能產品包括平板玻璃、通用硅酸鹽水泥。兩者的區別在于,在使用階段是否用能(如電力等二次能源,或者煤炭等一次能源)。 根據初步設計,主管部門將依據相關產業政策,鼓勵使用獲得低碳認證的產品,對獲得低碳產品認證的組織給予相關的政策扶持。具體而言,我國將逐步建立低碳產品政府采購制度,將低碳認證產品列入政府采購清單,完善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逐步提高低碳產品比重。
承擔《中國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初稿起草工作的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低碳與能效部部長田曉飛表示,如果說生產端的技術革新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那么低碳產品認證則可以帶動消費端推動節能減排。也就是說,國家將給“貨真價實”的低碳產品背書,一旦產品被貼上低碳產品的認證標志,消費者將能夠放心選擇購買,從而推動企業進行管理和技術創新,努力開發低碳產品,影響和帶動產業升級。
事實上,“十二五”伊始,商務部便加大對外貿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的關注,在外貿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鼓勵節能環保產品進出口,組織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貿易措施對外貿影響的研究課題,參與APEC環境產品清單的制定和磋商。太原產品認證網收集